識學堂

「惡搞新聞」––以幽默諷刺成為媒體照妖鏡


經常上社群網站的讀者朋友,一定對「內容農場」不陌生。內容農場泛指以賺取點閱或引導輿論為目的網路媒體,他們通常雇用大量寫手快速產出文章、新聞,對著作權及資訊來源正確度毫不重視。「內容農場」是產出假新聞的溫床,從新聞識讀的角度而言,對社會可說是有害而無益。

然而,還有另一種媒體,他們擺明自己就是假新聞媒體,但他們產出假新聞的目的卻是為了諷刺時事或者純粹惡搞,這類媒體被稱作為「惡搞新聞」或「諷刺新聞」 (Satirical newspaper) 。

世界各地百花齊「諷」的惡搞新聞

其實,這類媒體通常在網站介紹頁就會清楚表明自己是諷刺新聞, 比如美國的 《洋蔥報 The Onion》就是國際上最知名的諷刺新聞之一 ,他們的網站介紹就搞笑地說他們擁有 35 萬位記者,來自世界各地的勞改營。同時也正經八百地提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了他們製作諷刺新聞的自由。

例如他們曾經報導,「現在希臘境內每天早上六點,都會用擴音器播放德國總理梅克爾要希臘人起床去工作的起床號」,來諷刺希臘向歐盟的龐大債務以及大家對於希臘工作態度的刻板印象。

在英國首相鮑里斯·強生 (Boris Johnson) 得 COVID-19 住院時,他們報導「醫師修剪了首相的頭髮,並告訴他這是為了醫療原因」來嘲弄強生首相的招牌亂髮型。

另外諸如澳洲的 《The Chaser》 、加拿大的 《Frank Magazine Ottawa》 、英國的《Private Eye》都是這樣的報紙。

在亞洲,澳門曾有仿照《澳門日報》炮製的《愛瞞日報》,台灣曾經也有《NONEws 不新聞》、《驚評媒》等惡搞新聞網站。而台灣現今較為人熟知的則是 Youtube 頻道「眼球中央電視台」、《狂新聞》等利用拼貼的方式,將時事新聞惡搞,用「反串」的方式傳播資訊。

「惡搞媒體」以假亂真,主流媒體也上當

從嚴格意義上來看,這些「媒體」並沒有要讓讀者相信他們的報導。然而當中許多有規模的惡搞媒體,其實聘用了真正受過新聞專業訓練的人士,讓撰寫新聞的用詞和語氣、新聞頁面的排版、發布即時新聞的速度等,足以以假亂真。這讓一些缺乏專業度、疏於求證的主流新聞媒體或者政治人物,將惡搞媒體發布的資訊加以轉載或抄襲的事件屢見不鮮。

例如,美國反墮胎議員 John Fleming 就曾經轉載《洋蔥報》一篇「一家新的墮胎機構將要成立,可以每三秒為一位婦女墮胎一次,一個月可以執行一百萬次墮胎」的報導以批判支持生育控制的陣營。

中國的《北京晚報》曾轉載一則「重建國會大廈議案不能通過,美國會就搬家」的《洋蔥報》惡搞新聞,而且沒有註明出處,被發現是誤把惡搞新聞當真了之後,不得不出來道歉更正。

伊朗的《法斯通訊社》也曾引述《洋蔥報》的惡搞新聞,聲稱美國民調顯示人們寧願投給時任伊朗總統內賈德,也不願投給歐巴馬,最後的下場自然也是撤稿、道歉。

以幽默諷刺,映照主流新聞窘境

這些惡搞新聞網站在歐美言論自由的保護,及社會對幽默尺度的寬容下,得以歷久不衰,除了帶給人們許多會心一笑的諷刺內容外,也意外地成為了一面媒體照妖鏡,讓那些不專業、不求證、慣於抄襲的新聞媒體和政治人物得以現形,這樣的效果或許是這類媒體成立之時未想到的。

而惡搞新聞的產製,除了提供另類的角度看新聞,其背後的意義更是從政府權力階級或是大媒體公司中奪回話語權,讓不同發聲管道、方式變為可能,同時幽默的效果增加傳播性,顯示了新媒體時代的特性。


【延伸閱讀 & 資料來源】

分享 share

未分類

作者

楊智傑

觀點投書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畢業。讀紙本報紙讀到大學畢業,看到「讓十億網友驚呆了」的新聞標題可以忍住不點擊,如今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媒體業餘觀察者,喜歡觀察及探討台灣乃至於世界各地的媒體現狀及問題,天真的相信媒體仍會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 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