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學堂

新聞讓你「疫苗猶豫」了嗎?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布的「全球衛生面臨的10項威脅」的報告中,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被列入這十大危脅之一。

其實有關於疫苗的懷疑論者,從第一支疫苗發明的那刻就從未停止,在部分國家、甚至發達國家都相當嚴重,至今許多歐美人士仍對「德國麻疹疫苗會導致自閉症」的說法,深信不疑。加上部分民眾因為宗教信仰而拒絕接種,疫苗接種率降低,以致感染率上升的情況屢見不鮮。

例如,奈及利亞曾是小兒麻痺流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原因是當地的宗教領袖宣稱,小兒麻痺疫苗是西方人用來降低穆斯林生育率的工具。至今當地仍謠傳,那些來援助的外國機構為孩子施用疫苗時,同時會從孩子的血管裡取走一些物質,導致許多家長不敢帶孩子去接種。

疫苗報導常見渲染手法

而媒體也往往是擴大陰謀論和懷疑論的重要角色,因為陰謀論和懷疑論總是可以博得大眾的興趣,增加點閱率。
媒體為了渲染疫苗的問題,常見的方法包括:

一、使用「恐」、「疑」、「傳」等敘述方式,引用聳動但未經證實的消息。

當然,這是在各類新聞都很常見的手法,只要加了「恐」(恐怕)、「疑」(疑似)、「傳」(傳言)等表達不確定的文字,就像為所有無法證實的消息掛上了免死金牌。

二、過度關注不良反應個案,而未將施打疫苗的成效一併平衡報導。

媒體關注疫苗的不良反應個案並沒有錯,但將事件的兩面做平衡報導也是一個負責任的媒體應做的事。幾乎所有的疫苗都有副作用,也總會有不良反應的個案,其他普遍性的疫苗也偶有不良反應個案,但是在公眾特別關注疫苗議題時,部分媒體會過度報導那些不良反應,而刻意淡化這是在多少接種人口中產生的個案,以及大規模接種疫苗後對公衛的效果。比如,我們近來很常聽到誰打了COVID-19的疫苗後引發面癱、血栓,卻比較少注意到,美國、英國、以色列等國在大規模接種疫苗後,無論感染人數或死亡人數都大幅地降低。

三、刻意曲解或誤導專業研究成果

這是所有渲染手段中最糟糕的一種,因為民眾往往更信任權威機構的報告和實證結果,有心製造聳動標題的記者便會利用這點,對研究成果中的內容「避輕就重」,更有技巧的記者,會寫出一個「不違反事實但容易誤導」的標題。

比如去年底,在美國輝瑞疫苗開始施打前,國內多家媒體都發了一則新聞,標題大抵都是「輝瑞疫苗臨床實驗,參與者6死」。然而點

進內文一看,該實驗中雖然確實有6位參與者死亡,但其中只有2人是打了疫苗的實驗者,另外4人是沒有打疫苗的「安慰劑組」,也就是說那4個人可能根本只是注射了一般的生理食鹽水或營養針。所以未接種疫苗的參與者死亡數還大於打了疫苗的參與者。

但新聞的標題和敘述方式,都刻意地在引導觀眾往「疫苗造成6死」的方向去想,有些媒體甚至連在內文中,都對其中4人是安慰劑組的事實隻字不提。

然而,仔細推敲「輝瑞疫苗臨床實驗,參與者6死」這句話,你能說它是錯的嗎?媒體大可以為自己辯解:「實驗參與者真的死了6個啊! 我又沒說6個都是打了疫苗的參與者。」這便是這類手法最險惡的地方,它說的每句話都是對的,最後留在你腦裡的印象卻是錯的。

公衛資訊傳播須更加謹慎

雖說假新聞或誤導訊息早已在我們周遭漫天飛舞,但關於衛生醫療的訊息,對公眾的影響更為深遠重大,公眾配合度是一個國家的公衛政策是否能成功的關鍵要素。

當然,民眾對疫苗問題也有知的權利,媒體監督政府、報導疫情和疫苗新聞在自由社會天經地義,但在重大議題上,良心尚存的媒體應該更實在、更負責任,不應使用平時在無謂的社會新聞、娛樂新聞上慣用的、吸引點閱率的「小伎倆」。

民眾吸收公衛議題相關的資訊也必須更為謹慎,盡量從受信任的權威機構或政府機關的官方管道(如官方網站、官方社群、官方YouTube)直接獲取資訊。當看到令人驚訝的消息時要多想想、多推敲。

有能力的讀者,看到新聞引用外電或專業機構的消息時,應嘗試動動手指,順著這些消息向源頭查證,若發現確實有誤導現象,甚至可以在新聞下的留言區闡述你的發現,打醒那些差點信了它的讀者,相信可以有效打擊傳播錯誤消息的媒體。

(觀點投書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 share

未分類
假新聞公共政策疫苗猶豫資訊查證

作者

楊智傑

觀點投書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畢業。讀紙本報紙讀到大學畢業,看到「讓十億網友驚呆了」的新聞標題可以忍住不點擊,如今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媒體業餘觀察者,喜歡觀察及探討台灣乃至於世界各地的媒體現狀及問題,天真的相信媒體仍會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 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