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學堂
「這種訊息你也信?」 讓大腦上當的三種「認知偏誤」
所謂「視覺」,是指環境刺激被感覺受器接收後,再經中樞神經編碼後,所得到的主觀感受,舉例來說,眼睛看到盒子反射的光,傳送到大腦轉換成影像後,我們才知道盒子是方是圓、是紅是黑。因此即使看的是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物種或個人的眼裡,結果可能大有不同。蜜蜂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紫外線,而我們看的紅色對狗來說是灰暗的,而綠色對牠們來說則是白色。
資訊接收原理也離不開這樣的安排,我們透過感官與媒體接收資訊,再由大腦解讀內容,難免會有侷限。侷限並不可怕,但若不自知,往往會落入認知偏誤的陷阱。您一定有遇過某些人對特定立場十分堅持,他們在接收資訊時,甚至會只看特定來源,或刻意避開某些管道。
若只用「固執」二字,輕描淡寫帶過這些現象,顯然不夠,人們究竟會傾向相信哪類的訊息、背後又有什麼心理因素作祟,反而是更發人省思的。
在一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心理系2015年發表的研究中,就曾透過實驗試圖證明類似不明覺厲的心理驅力。研究者透過軟體隨機產生數段廢話(原文:bullshit),並請300名參與者以1-5分對句子深度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越有深度),結果發現平均分數達2.62分,甚至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給了超過3分,也就是認為這些句子頗有深度。再經過分析發現,認知和反思能力較低者,對這些廢話的接受程度又更高。研究結論指出,這些現象其中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廢話因其無意義,不會和既有知識與體驗產生衝突,因而較可能被默認接受。
這樣的現象並不只出現在教育程度低者之間,在專業的學術殿堂上也可能發生,因現代社會日趨複雜,學術研究也更加壁壘分明,別說跨科際不易互相理解,有時連同科系的學術同儕都不見得能理解對方。
2005年時,三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製作了一套能自動產生論文的軟體,並將所產生的論文投稿到一年一度的「世界系統學、控制學與資訊學會議」(WMSCI),該篇論文竟還被接受。無獨有偶,2013年哈佛大學生物學者John Bohannon也以一份假論文向304份學術期刊投稿,他稱這份論文「錯誤百出、謬論顯而易見」,但仍有106家期刊對其進行審查,審查更有高達60%以上的接受率。當然,此兩案例主要凸顯出的是學術審查的弊病,但這也某種程度反映出了現代學術專業分化,與對不明事物傾向接受的心理傾向。當您接收資訊時,或許可想想是不是落入了「默認」的認知陷阱當中了。
此現象也類似於法國哲學家Roland Barthes所說的「作者已死」,指的是在作品完成後,讀者甚至作者本人,就不可能再了解初始的意義,有的大多都是讀者自身的解讀與延伸。當然並非極端指控人人都無法客觀的接收資訊,但接收資訊時,先認清是不是有看清其全貌是非常重要的。
舉個史楚普效應的研究案例。2018年以色列古里安大學的Michael Gilead與希伯來大學的Anat Maril等兩位學者,在研究中做了一項實驗,他們請受試者判斷出現的句子文法是否正確,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對其不同意的句子,得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判斷出語法是否有誤。
另外一項有關逆火效應的實驗,是由美國政治學者Jason Reifler和Brendan Nyhan在2010年的研究中所執行的。研究發現,在少數高度爭議的議題中(研究中所引的議題是有關小布希對伊拉克開戰事件),如果接受到違反自己政治想法的資訊時,不僅會無視澄清資訊,相反的,還更堅持己見。但也有不少翻案研究認為,面對澄清反而固執的議題屬於少數,逆火效應被誇大了。
以上兩項實驗說明,人們在接受資訊時可能會先入為主,不自覺的讓政治或議題立場影響了自己的判斷。下次閱讀文章時,不妨先想想自己原本的想法是什麼,而後再進入文本,最後比較一下雙方觀點的證據是否充足。也別總是拒絕閱讀立場相左的讀物,或僅接收固定資訊來源,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資訊接收原理也離不開這樣的安排,我們透過感官與媒體接收資訊,再由大腦解讀內容,難免會有侷限。侷限並不可怕,但若不自知,往往會落入認知偏誤的陷阱。您一定有遇過某些人對特定立場十分堅持,他們在接收資訊時,甚至會只看特定來源,或刻意避開某些管道。
若只用「固執」二字,輕描淡寫帶過這些現象,顯然不夠,人們究竟會傾向相信哪類的訊息、背後又有什麼心理因素作祟,反而是更發人省思的。
默認型:「不懂,所以選擇相信」
周星馳執導的《食神》電影中有一句經典台詞:「雖然不明白在說什麼,但是聽了之後覺得很厲害」,經簡化後就有了「不明覺厲」這樣的網路流行語。但不明覺厲不只存在喜劇或網路論壇中,也深植於人們內心。在一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心理系2015年發表的研究中,就曾透過實驗試圖證明類似不明覺厲的心理驅力。研究者透過軟體隨機產生數段廢話(原文:bullshit),並請300名參與者以1-5分對句子深度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越有深度),結果發現平均分數達2.62分,甚至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給了超過3分,也就是認為這些句子頗有深度。再經過分析發現,認知和反思能力較低者,對這些廢話的接受程度又更高。研究結論指出,這些現象其中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廢話因其無意義,不會和既有知識與體驗產生衝突,因而較可能被默認接受。
這樣的現象並不只出現在教育程度低者之間,在專業的學術殿堂上也可能發生,因現代社會日趨複雜,學術研究也更加壁壘分明,別說跨科際不易互相理解,有時連同科系的學術同儕都不見得能理解對方。
2005年時,三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製作了一套能自動產生論文的軟體,並將所產生的論文投稿到一年一度的「世界系統學、控制學與資訊學會議」(WMSCI),該篇論文竟還被接受。無獨有偶,2013年哈佛大學生物學者John Bohannon也以一份假論文向304份學術期刊投稿,他稱這份論文「錯誤百出、謬論顯而易見」,但仍有106家期刊對其進行審查,審查更有高達60%以上的接受率。當然,此兩案例主要凸顯出的是學術審查的弊病,但這也某種程度反映出了現代學術專業分化,與對不明事物傾向接受的心理傾向。當您接收資訊時,或許可想想是不是落入了「默認」的認知陷阱當中了。
尋求自我型:「對嘛,想得跟我一樣!」
- 「雖然人格有些缺陷,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
- 「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尚未就你的長處發揮。」
- 「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
此現象也類似於法國哲學家Roland Barthes所說的「作者已死」,指的是在作品完成後,讀者甚至作者本人,就不可能再了解初始的意義,有的大多都是讀者自身的解讀與延伸。當然並非極端指控人人都無法客觀的接收資訊,但接收資訊時,先認清是不是有看清其全貌是非常重要的。
防禦型:「我書讀得少,你別騙我!」
最後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筆者將其歸納為「防禦型」,指的是因與自身立場與資訊相左,進而產生的判斷失準,這就會涉及廣為人知的「史楚普效應」(Stroop Effect),或假新聞議題中常被提起的「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舉個史楚普效應的研究案例。2018年以色列古里安大學的Michael Gilead與希伯來大學的Anat Maril等兩位學者,在研究中做了一項實驗,他們請受試者判斷出現的句子文法是否正確,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對其不同意的句子,得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判斷出語法是否有誤。
另外一項有關逆火效應的實驗,是由美國政治學者Jason Reifler和Brendan Nyhan在2010年的研究中所執行的。研究發現,在少數高度爭議的議題中(研究中所引的議題是有關小布希對伊拉克開戰事件),如果接受到違反自己政治想法的資訊時,不僅會無視澄清資訊,相反的,還更堅持己見。但也有不少翻案研究認為,面對澄清反而固執的議題屬於少數,逆火效應被誇大了。
以上兩項實驗說明,人們在接受資訊時可能會先入為主,不自覺的讓政治或議題立場影響了自己的判斷。下次閱讀文章時,不妨先想想自己原本的想法是什麼,而後再進入文本,最後比較一下雙方觀點的證據是否充足。也別總是拒絕閱讀立場相左的讀物,或僅接收固定資訊來源,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分享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