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什麼?!禁止或是沒收手機 也許讓青少年陷入更嚴重網路成癮
在2001年,美國教育家馬克·普倫斯基發表了影響深遠的文章《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他察覺到隨著電腦的普及和數位浪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家庭和教室中出現了打破時空限制的網際網路。因此,他提出了「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的概念,這個概念主要用來形容那些從小就在網路環境中成長的人。一般而言,在台灣,「Z世代」(29歲以下)或千禧世代被視為首批數位原住民。隨著科技的發展,後來的每一代新生兒也逐漸習慣於在虛擬與現實交織的世界中生活,並且逐步以手機和電腦取代了童年時期的奶嘴或玩具。
千禧世代的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在教育、交友和娛樂方面的選擇逐漸與其他世代產生了差異。相比之下,兒時未接觸數位工具的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s)在成年後才適應科技與社會的融合,對千禧世代的孩子們整天沉迷於手機的行為感到擔憂,擔心他們因此染上壞習慣,或暴露於不必要的風險之中。
隨著COVID-19疫情推動線上教學及數位工具的普遍應用,某些學生更容易沉浸於手機內容中。在2022年美國的一項調查中,約三分之一的教師表示每堂課要求學生收起手機5到10次,近15%的教師則要求學生超過20次,也因此許多家長和教師開始採取「禁止」和「管制」的方式,來阻止子女和學生接觸手機及其他網路互動。許多國家也透過立法逐步對抗網路成癮的問題,例如美國佛羅里達州正在推動一項法案,禁止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交媒體,該法案已在眾議院以106票對13票通過,將進入參議院審議,而猶他州則在2023年成為首個禁止18歲以下人士未經監護人同意創建社交帳號的州,並限制未成年人在晚上10:30至早上6:30期間使用社交媒體。
然而,儘管有規範並且嚴格執行,禁令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可能激發青少年的挑戰和反抗心理,或使他們在使用這些技術上更加隱蔽。英格蘭兒童事務專員的一項研究《現代數位現象的立法與社會層面》(Legislative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a Modern Digital Phenomenon)表明,儘管法律規定色情內容應在法定年齡18歲後方可觀看,但長期以來英國對於阻止兒童接觸色情資訊的努力卻以失敗告終。紐西蘭惠靈頓中學的九年級學生弗洛·加爾文(Flo Galvin)對於校園禁用手機的議題表示:「據我所知,至少在我的班級和我認識的人中,幾乎沒有人遵守這個規則。我確實對手機上癮,禁令只會讓我們更加偷偷摸摸,以避免被抓住。」
禁令的效果似乎未能達到預期,反而引發更多的問題。伯恩茅斯大學的數位科技道德與數位權利教授安迪·菲彭(Andy Phippen)在針對青少年網路使用習慣的實地調查中發現,許多未成年人感受到父母和師長對網路危害的講述態度居高臨下,且傳遞的信息常常在缺乏理解的情況下過於誇大,這使得孩子們在與大人討論時感到恐懼,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受到指責或過度反應。這種對可能爆發情緒的恐懼,進一步導致未成年人對自身網路使用方式的隱藏與疏離,並間接增加了他們面對未知風險的機會。
實際上,對於手機使用問題,簡單的禁令未必是最佳解決方案,威權式的管教和溝通往往難以奏效。相較之下,非批判性的對話、強調自我管理的學習和培養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可能比單一的規範更具實際效果。因此,對抗手機成癮和網路沉迷的問題,不該僅局限於家庭或學校,而是要成為全社會共同面對並展開良好對話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