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什麼是新聞迴避?我們又該如何喚起這個世代的資訊冷漠
疫情期間,由於負面消息頻傳,日常接觸新聞對不少人來說幾乎等於隱性的壓力來源。隨著這種情況的加劇,不少人開始有意識地避開接收任何新聞媒體資訊,形成了所謂的新聞迴避(news avoidance)現象。新聞迴避通常意味著新聞使用頻率低於每月一次,甚至完全不使用任何媒體工具來接收資訊。根據2023年英國路透社(Reuters)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中有36%的人會有意識地「有時」或「經常」迴避新聞,這不僅意味著新聞產業受到關注與資金支持的可能性降低,更可能影響到這一代公民對日常事務的接收和參與,進一步引發資訊疏離,從而造成另一種程度的社會冷漠。
談到新聞迴避的原因,除了特殊時期的諸多噩耗使人心力交瘁外,新聞產業為了博取點閱率而產生的釣魚式標題、操弄衝突爭議以及腥羶色的報導選題,也是許多人拒絕新聞的原因之一。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所長拉斯穆斯·克萊斯·尼爾森(Rasmus Kleis Nielsen)在《迴避新聞:不情願的新聞受眾》(Avoiding the News: Reluctant Audiences for Journalism)一書中指出,由於當代人壓力過大,穩定日常生活的社會壓力和無止盡的工作疲憊,使得部分人認為他們沒有精神和心力去理解當下的重要新聞內容,鍵盤吵架或無止盡的網路鬥爭所帶來的負面情緒,也被視為日常情緒勞動的額外負擔,甚至有部分人認為新聞與政治交織在一起,進而將對政治的疏離和厭惡延伸到對新聞報導的冷漠,最終導致閱聽人傾向取消訂閱媒體,間接造成賴以維生的廣告商因此撤出。
全球媒體在面對這一現象時,紛紛想方設法尋求解決方案,紐西蘭的媒體公司Stuff及其新聞機構Stuff.co.nz便率先提出應對方案。品牌產品負責人班·海伍德(Ben Haywood)在最近於倫敦舉行的INMA世界新聞媒體大會上表示,他們將打破過往新聞結構,放棄經典的倒金字塔寫作原則,改為將重點放在段落之首,並用更溫和的方式撰寫新聞。Stuff的調查數據與路透社的結論不謀而合,他們的調查顯示,新聞迴避可以被理解為當代人「閱讀的新聞種類更少,花費的時間也更少」,主要原因是讀者在長期接觸媒體後發現「內容無聊且重複,毫無營養和意義,那些偽裝成新聞、帶有明顯偏見或刻意引導輿論的觀點更是令人厭惡」。此一現象可說是這一代部分閱聽眾對刻意營造的報導衝突、造成情緒顯著波動,以及操弄情緒的新聞撰寫邏輯投下反對票。為深入研究此議題,Stuff開發了一種鑲嵌在新聞報導最下方的情緒追蹤器,用來搜集讀者回饋其中選項包括「高興」、「生氣」、「關心」、「悲傷」、「喜歡」和「不在乎」,並附上一道開放性但不強制回答的題目:為什麼這個故事讓你有這樣的感覺?
這些每日回饋數據成為編輯室重要的參考資料,用以決策未來的新聞走向。根據目前統計結果,有關藝術、音樂和文化故事、可愛動物、苦樂參半的故事,通常會讓人感到快樂;氣候變遷、住房負擔能力下降和生活成本上升的內容,則使人感到悲傷和憂鬱;不公平、不公義、政府新改革與政策以及公家機構相關議題,則容易引來憤怒的回應。Stuff 開始研究如何以更平和的方式報導議題,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幫助閱聽者在情緒穩定且清晰的狀況下完整閱讀一個議題。Stuff.co.nz 主編基思·林奇(Keith Lynch)在重新思考品牌定位後表示:「記者多年來一直被教導要把最重要的訊息放在故事的開頭段落中,但這樣有時候會鼓勵簡單化和放大衝突,而不是幫助讀者理解影響他們生活的複雜內容,讓新聞與生活逐漸疏遠。」因此,Stuff 重新將焦點放在爭議性內容、政治故事和預先規劃的大主題上,融入時間軸、具體地點以及對人們直觀的影響結果來敘述這些素材。這種表達手法不僅吸引了與衝突和爭議同樣多的關注,回收的情緒回饋和評論也更加正面和有意義。
這種考量使用者情緒回饋的新聞製作方式,有別於以往刺激閱聽大眾的生產邏輯。透過「教育、啟發、提供觀點或娛樂」的策略來製作新聞素材,往往更有機會吸引讀者,並進一步創造傳播和更多查詢的可能性,預示著新聞內容產業或許將迎來重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