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虛擬實境風潮 非營利組織嘗試用VR救記者的命
基於烏克蘭戰爭、加薩戰爭和各種國際間武裝衝突,2023至2024年可謂是世界局勢動盪不安的一段時期。這幾場在社交媒體中大量曝光的戰爭,急遽改變媒體生態,除了引起討論外,也促使各地知名媒體機構、報社和獨立新聞工作者,扛著器材與行囊奔赴戰場採訪,扛起「重現真相」和「保護歷史」的責任。然而,不同觀察角度下所產生的新聞,也開啟了另一個「戰場」。
空有訓練卻無實操緊要關頭仍然只能戰或逃
世界渴望獲得第一手消息的背後,是不少媒體人的披星戴月和生命代價。全球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表示,經他們的核實和統計,2023年共有99名記者在報導過程中遭到殺害,人數比2022年增加了將近44%。各機構雖然在派遣記者前,基於「敵對環境和緊急急救課程」(Hostile Environment and Emergency First Aid,簡稱HEFA)教授他們有關戰地生存、反襲擊綁架和醫療自救的知識,模擬記者實際要面對的壓力,以及靈機應變的情境演練,但這些概念多半是紙上談兵,未經練習下不一定能成為記者在緊要關頭救命的即時反應。
美國生理學家沃爾特·布拉德福德·坎農(Walter Bradford Cannon)在1915年著作《疼痛、飢餓、恐懼和憤怒中的身體變化》(Bodily Changes in Pain, Hunger, Fear and Rage)中描述,多數人在身處極端環境中的狀態,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來預備「戰或逃」反應,此時不容易有理性思考與判斷的介入空間。2010年,心理學家紹爾(Schauer)和愛爾伯特(Elbert)在《創傷壓力後的解離:病因學和治療》(Dissociation Following Traumatic Stress: Etiology and Treatment)研究中進一步解釋,面對緊急狀況時,感性可能先於理性思考,誘發凍結、逃跑、戰鬥、恐懼、投降和昏厥(freeze, flight, fight, fright, flag, and faint)的反應。
還原多種艱困情境 運用VR訓練記者
虛擬實境技術的應用正逐漸改變這一現狀,Head Set Immersive的聯合創辦人凱特·帕金森(Kate Parkinson)分享了自身經驗,當她的攝影師在利比亞被火箭推進的手榴彈嚴重炸傷時,迫切需要急救,而她卻在緊要關頭愣住。「在那一刻,我不記得別人教過我的任何事情,如果由我來拯救他的生命,我認為我做不到。」她說。
烏克蘭獨立新聞編輯室 Zaborona 的創辦人兼資深戰地記者卡特琳娜·瑟加茨科娃(Katerina Sergatskova)和羅曼·斯捷潘諾維奇(Roman Stepanovych)為了應對這項「體驗不夠身歷其境」的問題,開始思考如何「更真實地」為戰地記者進行安全訓練。她們理解,許多資深戰地記者的臨場應變能力不是來自優異的記憶,而是靠著一次次的實務經驗在危險中逐漸磨鍊出來。因此,他們開始尋找透過遊戲引擎Unity加上電腦生成的抽象圖像系統,並以聲音和圖像結合的方式來設計訓練過程。這不僅可以更容易留住人們的注意力,還可以讓記者模擬心理上可能出現的壓力,用最安全的方式還原戰爭、極端災害和自然環境,並讓學員通過錄影重新回顧自己的反應,能有效複習和自我檢討。
超越眾多限制 VR系統的優勢
與傳統與演員即時進行的「敵對環境和緊急急救課程」(HEFA)相比,新的VR系統更能激發受訓記者的警覺,並引發真實的生理反應。報導「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紐約市自由攝影師安格斯·莫丹特(Angus Mordant)特別贊同這種由VR創造的體驗感。「在活動開始不久後,我開始出一點汗,腎上腺素飆升,所以這確實有效。」他說。
目前,Vice Media、美聯社、BBC等媒體紛紛加入這項計畫,嘗試為更多記者提供這套可以超越時間和地點限制,且更有效的訓練機制。在當代社會中,記者從第一線深入戰爭、動亂、急難和災害帶來消息的背後,往往面對常人難以理解和體會的壓力與風險。因此,在看見各種優秀報導時,請務必向這群當代新聞工作者致上最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