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

訃聞還是新聞?看網路時代媒體的「死亡預言」


只要有名人逝世,媒體都會很快的推出該名人的生平回顧報導,引發民眾對於該名人的懷念及討論風潮。2月份,知名歌手劉文正逝世消息震驚台灣各界,直到死訊誤傳的消息一出,讓許多人錯愕也對新聞媒體失去信心。

媒體會鋪天蓋地的討論此話題,正說明了「訃聞」正是新聞媒體的重要素材來源之一,國外媒體甚至將這類新聞變成一個報紙版位,並隨著網路新聞盛行將「死訊」商業化經營。

RIP 社群時代的弔念緬懷風潮

網絡時代,因為社群的緊密與傳播快速,當有名人過世時、馬上就會掀起討論,加上「R.I.P.」發文,抒發悼念之情。死訊背後代表的不只是每一個人對死者的懷念,更多的是此一事件帶起網路上人與人之間的集體記憶以及相同語言。「悼亡」如今已演變成持續運作的公共性事件,而網絡,則成了「悼亡情感政治」的發酵場域。

因此,媒體除了原本搶快搶獨家之外,也趁勢推出適合在網路上流傳的逝世名人報導及社群影片或文章,搭上這股緬懷的社群討論。

引領話題!早就準備好的「死亡預言」

為何每當國內外有名人過世,媒體都能夠即時做出精彩的生平剪輯或回顧,彷彿早就預言了這些死期?

網路時代資訊更加快速,傳播範圍又可更加廣泛,出現創造流量的題材更讓媒體趨之若鶩,因此,媒體組織在名人還在世之時,就先整理好該名人的檔案資料夾,記者也可以先安排好撰寫名人的生平文章,等待「死亡」的到來,加速新聞的發出。許多國外主流媒體甚至彼此競爭,準備發出最好最快的「訃聞新聞」。

例如,去年9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紐約時報公開她的訃聞最早在1940年她年僅14歲成為王位繼承人的時候,就已經撰寫。隨著她成長到登基往後80多年的歷史,訃聞組不僅累積了大量資料庫,也寫過好幾個版本的女王訃聞,紐約時報也在女王最後駕崩後對讀者公開。

訃聞新聞和一般新聞有什麼不同?

關於訃聞新聞的撰寫原則,可參考前訃聞版編輯曾提及,紐時曾在 2003 年發布同時是演員和舞蹈家的 Katharine Sergava 死亡的消息,內文沒錯,的確都是 Sergava 的事蹟,但錯在於她直到 2005 年才離世。這個烏龍消息是源自英國的《每日電訊報》,當時紐時並無法確認她已死亡,在編輯過程中又誤把消息來源刪除,所以才發生這起新聞業的悲劇。

因此,紐時才就此立下鐵律──每一則訃聞的第二段都必須回答最基本,且每位讀者都有資格提及的問題:「你怎麼知道他死了?誰告訴你的?」直到可以確認死亡消息,他們才會發出訃聞。查證的過程包括是由可信賴的來源告知死訊,這個人可以是家屬、發言人、醫院人員、商業夥伴等,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引用通訊社的消息;另外,死因也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不過死因雖然重要,但是若名人的死因自殺身亡,媒體就必須要審慎報導自殺新聞,防止引發事後引起模仿效應,各家媒體平時都會有處理自殺新聞的原則,透過「媒體自律」降低曝光死因有可能帶來額外傷害。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公布媒體在報導自殺新聞時需要遵守的「六不原則」,包括:「不刊登照片或自殺遺書、不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不簡化自殺的原因、不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不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不過度責備。」因此,新聞撰寫時也需要考量資訊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緬懷故人 資訊判讀能力一樣不可少

而對於媒體資訊的受眾而言,處在網路時代的議題風潮當中,也需要注意假資訊的傳播。

例如,在網路流傳「劉文正」死訊時,其中一張被標示為劉文正近期照的劉文正半身人像照,內容是一張劉文正滿臉皺紋及白髮、戴著帽子的近照。但經查證網站調查,這張照片其實是有心人士利用劉文正過去的資料照片,透過App的老化特效功能而製成的,並不是劉文正近期的老年照片。但是,當死訊消息一出,多數網友因為好奇劉文正生前晚年的面容及生活情況,因為誤信甚至轉傳,造成假資訊的流竄。

關於過世名人的資訊龐大,除了因為消息來源而導致誤傳的死訊本身,無法輕易得到驗證,但身為受眾的我們就需要提防周邊的資訊。

分享 share

觀點投書
社群媒體

作者

蔣金

觀點投書

畢業於台師大國文系、台大新聞所。曾任《端傳媒》台灣記者、多平台自由撰稿人。 生於媒體新舊交替、抗爭世代的新聞人,渴望為新聞環境盡一份力。相信報導真實的力量,著迷非虛構故事。報導香港議題、社會運動及跨文化議題,多撰寫人物故事。

→ 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