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

Net Zero!社群中的環境運動


近年來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威脅大幅增加,而氣候變遷的主因,經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於2013年發布報告,確認是人類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及助長濃度增加,顯著影響過去五十年的全球暖化趨勢。

Net Zero是什麼?

暖化對人類長遠的影響,不亞於新冠肺炎這種病毒型災難,甚至更大。因此也讓「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成為成為全球氣候行動的共識及顯學。許多國際企業開始開發與使用再生能源、重新檢視能源使用效率等,來緩解逐漸惡化的氣候問題,進一步達成淨零排放的終極目標。那麼「淨零排放(Net Zero)」這一詞究竟是什麼意思?有多重要?讓全球政府、國際大企業紛紛宣示要加入行列呢?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定義,淨零碳排(Net Zero)是指:「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全球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扣除人為移除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後等於零。」簡單來說,就是讓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削減量達到平衡。而所謂的溫室氣體,不僅限於二氧化碳(CO2),亦包含所有生活、生產活動過程中,使用能資源造成的排放,包含甲烷(CH4)、氧化亞氮(N2O)。

早期對於緩解暖化的做法,多半是透過植樹、造林、節約能約,等方式作為碳抵換等等。然而據統計指出,全球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超過土地吸收力10倍之多,若我們仍肆無忌憚的繼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再透過造林、植樹這些方式去抵換溫室氣體排放量,也無法達到緩解暖化及氣候變遷的目的。既然氣候變遷是由人造成,那麼解方也唯有依靠人的努力才可能扭轉。邁向淨零,最重要的就是直接從源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同時採取能源和資源端的減排措施。

帶動雲端服務及社群轉型

淨零排放趨勢不可擋,除了政府和大企業需要從能源、產業面向進行轉型外,想要真正從源頭減排源溫室氣體,我們每個人都是局內人,首先是從生活型態著手,像是低碳飲食、低碳運輸等,從降低碳足跡開始,逐漸建構淨零循環。

然而要推動實踐綠色行動的新概念並不容易,有鑑於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和網路社群密不可分,以及台灣人喜歡呼朋引伴、「揪團」的特性,或許我們可以思考,將結合透過台灣人的特性和社群網站串聯起來,讓越來越多人攜手一起把社群力量,從點擴展呈線、面,透過每個小小努力,交織出到對淨零排放實際的關注與運動。

上述提到的網路社群,像是Meta、IG等這類社群以「分享」為核心概念出發,且具有免費、資源連結的特性,人人都可以輕鬆利用社群,進行單點式甚至式串聯式的活動;或是像從雲端發起,再串聯實體;甚至是透過多個社群媒體互相串流,有時候其影響力不容小覷,甚至比過往的純實體活動還大。

因此「社群轉型」也是一個有趣的面向,我們可以思考,日常綠色減碳行動有哪些部分能丟到雲端,在社群裡完成?

社群中的減碳運動

除了政府和企業外,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運用社群媒體,成為共創低碳家園的一份子,不論是自發性或是受邀,都將逐漸建構出規模及影響力,這股力量正在為地球淨零努力著。當然,如由規模較大的媒體拋磚引玉,將第一步「自『綠』」的基礎知識、概念傳達給大眾,相信推廣的範圍又可達另個層次。如:今周刊有「ESG永續台灣」、天下亦有「CSR在天下」; 除此之外,簡單動動手指,就可以搜尋到許多低碳生活的社團,包含「減塑行動」、「低碳飲食」等,都是由一般民眾創建,會定期分享新知,並會舉辦實體活動,對低碳生活付出行動,藉由社群,從雲端聚眾再拉回實體進行完整串聯,廣義上來說,亦可稱之為「社群中的減碳運動」。

社群媒體無疑是創造零碳生活的最佳工具及管道之一,想達到2050 Net Zero淨零排放,不該只期待、仰賴政府或大企業舉辦一場場盛大、奪目的綠色環保活動,而是更應該檢視我們每個平凡人,將減碳視為日常的一部分,每天執行一點點,也將能堆疊累積出的成果。地球只有一個,我們人人有責,且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

社群是推動樂活最好的方式



分享 share

觀點投書
社會責任社群媒體

作者

謝欣樺

觀點投書

世新大學新聞系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畢業。媒體人出身 ,目前從事資訊科技業,有機會和業界高層及專家請益最新的科技趨勢,覺 得不能只有我知道,故隨筆分享。

→ 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