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學堂

你 Hashtag 了嗎? 新聞資訊的 #標籤效應 是「話題分類」或「輿論戰略」?


俄烏戰爭開打,現實世界烽火連天,網路與社群平台也形成另一個戰場──資訊戰,虛擬世界中的煙硝戰火,竟也悄悄撼動現實世界的局勢。

社群媒體上 #StandwithUkraine 像是精神喊話般的在推進戰線。捍衛烏克蘭的輿論風向,被塑造成捍衛自由與正義的價值,在社群媒體上捲起深刻的共感氛圍。烏克蘭陣營在資訊戰中,大量傳播以小博大、勇敢堅毅的形象,像是以 #ghostofkyiv(基輔幽靈)為主題的內容,在推特、臉書、YouTube、TikTok 上都超過百萬次觀看,該標籤中最引人注目的神勇戰鬥機影片,甚至還被烏克蘭官方相關帳號轉貼,激起振奮人心的迴響。然而,該影片事後卻被證實是遊戲的模擬影像,且許多經過該標籤下合成的照片正四處流傳。

由此可見,戰線的布局已經從地表拓展到線上的論述,尤其假訊息滲透無孔不入,社群平台也都繃緊神經,加強審視資訊。
「在使用社群平台的時候,資訊戰的關鍵是必須認知到,觀眾既是目標,也是參與者。」
《紐約時報》的策略評論家指出了資訊傳播的關鍵。社群媒體上成千上萬相關的標籤(hashtag),原先是作為群眾由下而上、分類內容主題,在資訊戰中經過創造再四處分享、轉貼,構成一道又一道的防線,擁護不同陣營的論述。

#標籤,引領還是阻礙了社會運動?

當標籤不再只有資訊整合與分類的功能,還具有議題擴散的特質,標籤連結的不僅是資訊,更能創造對話。由標籤引領在社群平台上衍伸的社會運動,像是 2017 年由美國好萊塢開始的 #Metoo、2020年黑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引發的 BLM 運動,皆在社群平台上掀起巨大的波瀾。

透過標籤的功能設定,「#」將文字反藍加粗、可以經由搜尋功能觸及標籤相關內容,都是標籤讓特定訊息增加能見度的方式。所以標籤被企業廣泛運用來行銷品牌,甚至是新聞領域也都服膺於這樣的資訊傳播策略。為了在社群平台上搶下流量,標籤成了重要的爭奪工具。

善用標籤能夠在社群媒體上佔得曝光機會,卻也造成資訊傳散的斷裂與缺口。回顧 BLM 運動的歷程,2020 年曾吸引大批群眾轉發 #BlackoutTuesday,網路上的白人也為此號召而行動,在社群媒體上以全黑的照片替黑人權益發聲。但也有論者認為,如此操作標籤並無法深化運動,因為行動成本極低,標籤只能凝聚為了在社群上尋求認同的人,標籤形成的意見社群可能不代表真實世界的社會氛圍。另外,充斥全黑照片的標籤資訊分類,會阻擋更多有教育意義的資訊傳散。

#標籤,創造虛假的多數民意?

流量的爭奪也意味著話語權的爭奪,在標籤引領的流量之戰下,標籤化的線上世界,可能創造了虛假的多數。

例如,在台灣,「網軍」已經是戲謔政治攻擊的一個代名詞,同時也是阻止細緻思辨的句點。在政治型的社群平台上,能顯見大量的標籤式短論述或是梗圖,多被推斷為政治公關所帶起的低品質言論傳散,而被網民扣上網軍、側翼、1450 等等的帽子。但這樣的指涉,卻也忽略了網路時代創造的集體參與價值,並非都是政治動員的結果,因為在社群媒體的演算法運作下,確實會造成言論篩選,形成特定風向。

在不同陣營的一來一往之中,閱聽人又無法知悉社群背後是否為真實民意,實為民主發展的困境。尤其當代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多藉由社群媒體,新聞從業者的報導取材更是倚賴社群。新聞從業者做為資訊傳遞者的重要角色,影響更是遠播。

像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學者的研究指出,美國的政治記者在 Twitter 上形成了隔絕外界的同溫層。從互動及推文進行分析,發現不同群集的使用者有各自偏好的標籤(#hashtag)、提及(@mention),政治記者形成了各自的群體,群體之間的交流也比想像中還少。難以相互交流的資訊圈,確實會把真正的社會多數聲音屏蔽在外。

閱聽眾不只是觀眾,而是參與者

上述標籤功能帶來的效應,亦是台灣近年來擔憂的「同溫層」現象,標籤雖然替資訊和言論市場開啟一條便利的通道,卻也令人擔憂公共話語權的發展。

而身為閱聽眾,在社群媒體的言論場域中,並不只是觀眾,更是參與者,正如同人人都會使用的標籤功能,正也在標籤著你我對於現實世界的認知。

尤其面對資訊戰紛飛的戰火,閱聽眾在一頭栽入特定訊息還有跟風散播資訊之前,至少先進行資訊事實的查證,並進一步思考特定資訊可能會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正如同俄烏的戰線,線上世界的論述爭奪,都可能在現實世界中燃起可以燎原的星火。

分享 share

未分類
標籤效應政治參與迴聲室效應hashtag同溫層民主資訊查證言論自由社群媒體

作者

黎育如

觀點投書

一個喜歡說故事也還在找自己的人,穿著政治外交與新聞專業的武裝,善感與良善的活著,始終深信溫柔且堅定的凝視,方能看見社會的真實。

→ 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