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

蛇島英雄?剷除納粹?看烏俄戰爭新聞事件的真實與偏見


自今年烏克蘭時間 2 月 24 日清晨,俄羅斯正規部隊全面侵略烏克蘭,最新戰況與國際局勢消息隨之席捲新聞平台。從俄軍迅速穿過烏克蘭邊境,兵臨基輔進行「斬首行動」的震撼快報;到烏克蘭蛇島守軍面對俄羅斯軍艦炮火威脅,依然寧死不屈的動人錄音——戰爭資訊以不同形式呈現在臺灣人面前。傳統新聞媒體之外,戰火影音也在社群平台流傳。

讓讀者了解戰爭資訊的製造過程及目的、避免認知與情緒遭到利用,是媒體使用者不可或缺的能力。國內而言,多數傳統新聞媒體採納國際新聞通訊社或當地媒體的報導,加以編譯,或是由特派員、當地特約記者提供報導。

與上個世紀不同的是,今天的媒體將內容供應給更多社群平台影音。這些比文字更吸引人的內容,經常來自當地民眾的貼文,或是交戰雙方刻意製造的資訊武器。

影音片段雖然讓人彷彿親臨現場,卻缺少專業記者對報導內容的查證與框架,帶給閱聽人聲光刺激的同時,只能傳遞瑣碎事實,甚至帶來誤導。

訊息流竄難辨真偽 以「蛇島」戰事為例

以戰爭第2日,在國內外媒體上瘋傳的烏克蘭南方蛇島(Snake Island)守軍拒絕投降的錄音為例,該錄音不僅出現在國際新聞網站如 CNN ,國內新聞平台及內容農場網站也以該錄音為內容,並為其加上中文字幕。守軍的視死如歸在臺灣社群媒體上瘋傳,受到政治人物及意見領袖引用,以強調烏克蘭士兵的愛國勇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隔日頒發榮譽勛章給 13 位英勇犧牲的守軍,公開讚許他們的誓死堅守。

令人意外的是,該則錄音中呈現的資訊,似乎和蛇島戰事中的其他事實有所出入。不僅俄羅斯軍方宣佈已接受 82 名守軍投降,並佔領蛇島。而烏克蘭海軍也在在 2 月 28 日以社群媒體表示,島上守軍並未死亡也未遭虐待,只是因為彈盡援絕被迫投降。

信譽較佳的國際媒體如 BBC, The Independents, The Telegraph 等,跟隨推出蛇島守軍可能存活的報導,甚至由特派員訪談守軍的家人。但是臺灣媒體報導與意見領袖引用的次數,遠不如錄音出現時的熱潮。閱聽人的注意力與情緒,卻不能避免在第一波報導與轉發的激情之中震盪與消耗。迄今沒有媒體證實該錄音的消息來源,僅能由烏克蘭軍方表示為真實的(authentic),但未曾確認過流出管道。

如果守軍錄音內容,是烏克蘭軍方資訊戰的一部分呢?這則錄音確實激勵烏克蘭軍民士氣、引起國際的廣泛關注與同情。但是以媒體識讀的角度,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資訊呢??

反觀俄方資訊戰 假資訊與媒體控制

資訊作為現代戰爭的一部分,是參戰雙方必然競爭的武器與戰場。俄羅斯官方國際新聞台 RT(Russia Today)至今仍在宣傳,俄軍是為了去除烏克蘭境內的納粹勢力、排除烏克蘭與美國合作侵害俄羅斯的危機,才必須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行動」。

對國內媒體與記者,俄羅斯政府則以法令要求審查關於「特殊軍事行動」的報導,以「保護公共利益」,若違背俄軍反納粹的正義之師形象,不僅報導無法見光,連記者都會面臨牢獄之災。

配合著官方資訊戰行動,許多身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地區的特派員,也發布烏克蘭裔民兵身著納粹標誌、持槍演練,或是烏克蘭空軍轟炸導致傷亡的照片,強調烏東地區的俄裔族群長期承受著烏克蘭入侵的生命危險,俄軍進入頓巴斯是保護居民的正當手段。

戰爭中資訊攻防 閱聽眾該怎麼讀?

從媒體所有權、當地的新聞自由程度、報導者專業度與信譽、消息來源來看,這些報導顯然可疑,遑論它們都在正當化侵略行為。對於戰爭是非的立場,與解讀媒體訊息的標準,應該要有明確區別。

從資訊可信度來看,無論是偏向烏方的蛇島守軍誓死不屈的報導,俄羅斯官方的資訊戰內容,它們都有同樣的特點:消息來源難以肯定、缺少專業新聞工作者認證、吸睛又容易煽動情緒、被發現不符事實。

這些報導做為資訊武器,有利雙方對戰爭攻防的需求;但作為讀者,我們在閱讀這類報導時,則應當保持懷疑,避免直觀的相信與轉發。

反過來說,若我們因為立場親近而輕易相信未經查證之報導,會使資訊判準混淆,而更傾向採納親近自身意見,而非親近真實的資訊來源。

在「點擊率」與「注意力經濟」統治媒體的環境中,追求真實訊息的閱聽人不僅需要保持對報導的基本判準,也可以透過慎選資訊來源以節省注意力。對真正關注的議題,選擇以信譽良好、重視報導品質,並以收費會員制或公共經費經營的媒體。在主流媒體之外,也可以追蹤該領域記者的個人社群平台如 Twitter 以獲得直接報導。

意見領袖能從追隨者的信任與情緒鞏固利益,但是對閱聽人來說,冷靜地獲取不同立場的可信資訊,逐漸了解現實,才是對個人智識與判斷力最有利的習慣。
分享 share

觀點投書
戰爭與新聞烏俄戰爭資訊戰資訊查證

作者

林任遠

觀點投書

台灣大學生科系、台灣大學新聞所畢業。自由撰稿人,近期作品為中研院科普刊物 & 網站《研之有物》。 關懷科學哲學、資本與人權、動物福利。認為比起平等與自由,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都更像是工具而非信仰。改變社會的,不僅是科技本身,更多的是制度、價值判斷與共識。

→ 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