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假新聞層出不窮?教你辨識不實訊息型態


假新聞與不實訊息的類型

時任國際非營利組織「First Draft」研究中心主任的Claire Wardle發表多份有關假新聞與不實訊息的報告,她認為首先要釐清假新聞(fake news)、不實訊息(disinformation)與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的差異;以及了解當前訊息生態系統的三個要素:正在創製和共享的不同類型的內容、創作此內容者的動機、傳播這些內容的方式。

Wardle認為不實訊息不全然是以「新聞」的形式進行傳播;使用「假」這個語詞也無法適用於所有的不實訊息,例如記者因一時筆誤或不查或編輯錯誤而傳播的訊息(也就是內容有誤但並沒有惡意的「錯誤訊息」)。此外,近來「假新聞」一詞已成為政治人物攻擊不同立場媒體的武器。因此使用「不實訊息」一詞比假新聞包容性更大,但同時都指出此則訊息不僅是內容有誤,且是有企圖的故意傷害特定對象的行為。

不實訊息的類型與樣貌很多元,Wardle 綜整之後,提出七種常見型態,依其造假的程度排序如下:

(一)諷刺或模仿(satire or parody)—

沒有惡意但可能誤導大家的訊息;例如2021年4月臺鐵發生50人死亡的太魯閣號事件,臺鐵局長出缺三個月未補,網友推薦立委王定宇接任,因為他能做到出軌但不出事。

(二)不實的連結(false connection)—

標題、圖片或圖說無法支持訊息內容;常見的殺人式標題、圖文不符的看圖說故事等,都屬於此種類型。

(三)誤導性的內容(misleading content)—

誤用訊息來描述事件或個人;例如各國開打AZ疫苗後陸續出現副作用,歐盟藥品管理局發表聲明,認為血栓是AZ疫苗「非常罕見」的副作用。媒體刊出「打AZ疫苗嚴重血栓」、「AZ釀血栓」等的報導,即是誤導性的訊息。

(四)不實的情境(false context)—

真實的內容被放置在錯誤的情境;例如近年經常出現某類農產品過剩的報導,將過去的舊照片放在新的事件中。

(五)冒名頂替的內容(imposter content)—

真實的來源被假冒;例如媒體為了擴張事件的影響力,或者提升訊息的可信度,使用假裝成專業權威人士的發言。

(六)操縱的內容(manipulated content)—

真實的訊息但被惡意操縱來欺騙接收者;例如2018年蔡英文總統在南部勘察水災,被批評「乘雲豹裝甲車不涉水」的假新聞事件。

(七)虛構的內容(fabricated content)—

百分之百造假的新內容,無中生有,是故意設計來欺騙或傷害的;例如2016年中國網軍造謠「重大爆料:蔡英文或為李登輝墮胎!十三億中國人都驚呆了」。

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不實訊息,大家在這個後真相的年代,該如何辨識、防堵,進而阻止假新聞的擴散呢?網路上有許多教導民眾辨識不實訊息的方法,例如趨勢科技前瞻威脅研究團隊提供6種辨識不實訊息的徵兆。
1. 誇張聳動、讓人忍不住想點閱的標題,可能為惡意「點擊誘餌」
2. 可疑的網站地址,可能冒充真實的新聞網站
3. 內容出現拼字錯誤或網站版面不正常
4. 明顯經過刻意修圖的照片或圖片
5. 沒有附註發布日期
6. 未註明作者、消息來源或相關資料

《親子天下》提供三步驟:(一)眼見不一定為憑,人工智慧與科技的進步,讓偽造技術越來越高明,有圖不見得有真相;例如「深假」(deep fake)。(二)分享前再想一下,查證後再行動。(三)養成查證的好習慣,釐清這則訊息的「資訊履歷」,包含訊息的日期是最近還是很久遠、是否有作者具名、發布訊息的媒體具可信度嗎、照片或圖片是否有作者姓名、內文的消息來源是否可信等。也就是需要掌握四不一要:不要只看標題、不慌張、不按讚、不分享、要查證。

本文節選自《媒體與資訊素養:數位公民培力》〈第九章,解讀媒體多元訊息及辨識不實資訊〉(2021)陳炳宏、柯舜智著。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分享 share

近期更新
好書推薦Deepfake資訊查證假新聞

作者

柯舜智

中國文化大學資傳系副教授

關注科技發展與社會變遷,研究領域包含媒體產業、科學傳播與媒體素養。上網滑手機的時間很長,但更愛電視、電影和紙本書,最希望大家擁有批判思辨訊息的能力。

→ 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