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元宇宙的將來,臉書養成的青少年會何去何從?


「臉書跟菸草工業沒兩樣!」臉書吹哨者在最近的聽證會上,毫不留情面地抨擊臉書公司(Facebook),直指臉書對人造成的危害,不亞於會令人成癮且致癌的菸草。關於臉書內部員工詬病自家公司的事件,也非第一次發生。自從 2016 年川普當選之後,質疑臉書價值矛盾的聲浪如排山倒海而來, 2021 年臉書吹哨者捲起的旋風,讓人不禁思考:臉書究竟為社會創建更緊密的連結,還是更大的社會裂縫?

然而,在疑問尚未辯證清楚之時,臉書公司在美國時間 2021 年 10 月 28 日正式宣布要改名為「Meta」。改了名稱的臉書,以「元宇宙」之姿重新踏入社群市場,正是為了要抓住年輕世代。但在踏入新紀元之時,臉書公司對青年族群留下的影響力,並無法完全拋諸於舊世界當中,就如同吹哨者的形容──像「菸草」般,瀰漫於所有年輕的生命經驗當中。

社群黑洞的吸引力法則:從眾心理

為了瞭解社群媒體對青少年造成的影響,臉書內部早有調查,根據《華爾街日報》揭露 Facebook 內部文件,有三成的少女表示當感受自己身材不好時,Instagram 的內容會使她們感受更糟糕,調查也證實 Instagram 會對青少女帶來特別嚴重的身心壓力。

臉書公司於 2012 年收購 Instagram,衝出了10億用戶的亮眼成績,堪稱史上企業併購難得成功的案例,但效益背後卻也產生了代價,而且是由青少年來承擔的莫大代價。其中在社群媒體上常見的心理──「從眾效應」與「FOMO」(Fear Of Missing Out,資訊遺漏恐懼感),更是深深擴大了臉書公司的社群平台對青少年族群的影響。

從眾效應在生活中相當常見,雖然社群媒體具有扁平化、多元、無階層等特性,看似眾聲喧嘩,眾人能追隨所好,但臉書公司在社群媒體上設定的遊戲規則──演算法,卻會讓從眾效應往負向發展。

個體之所以從眾,正來自於渴望認同的心理,同時認為群眾帶來的智慧與效益大於個人。在社群媒體上,若個體失去獨特性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時,群體即無法開展出多元的智慧而產生負面發展,更甚者,從眾已演變成廣告利益角逐的戰場。青少年時期,正是尋求同儕認同的階段,從眾心理更是明顯,於是在演算法對身體意象的演繹之下,青少年對身材、臉蛋的焦慮只會益加放大。

正向經驗也會殺人?

然而,面對此爭議,臉書公司卻指出「Instagram 幫助少女找回自信」、「廣告商要獲取利潤,就不可能製造負面、令人沮喪的訊息」如同兩面刃的社群媒體,緊貼著青少年世代的生命經驗。

即使訊息是「正向」的,卻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社群上滿布的美好生活,也使青少年產生「比較心理」,追逐與現實生活相差甚大的虛假美好。就算短暫離開社群平台,脫離社群上龐大、虛幻美好的展演,還是會擔心錯過資訊,產生巨大的焦慮。

FOMO 現象正詮釋了青少年此種的焦慮心理,由於已經習慣使用社群媒體更新朋友近況、獲取資訊、了解社會現況,對社群媒體產生反覆的依賴,也藉由強迫反覆接收資訊的方式,避免錯失資訊的焦慮。然而 FOMO 卻也對個人情緒、生活造成負面的效應,過度將注意力放在社群上的關係、容易產生比較心態,尤其對青少年的影響甚鉅。

在《華爾街日報》揭露 Facebook 內部文件中,指出英、美用戶中,有自殺念頭的青少年,將自殺行為追溯到 Instagram ,可見臉書公司所言的美好與自信,並非全然真實。

新世界將讓一切重新見光?

在臉書公司留下許多未解問題之際, Meta 的出現、全力向虛擬世界奔去的臉書公司能否挽救青少年市場?眼看 3D 世界與虛擬角色替身,在當今深獲青少年族群的喜愛,正是因為能夠掩蓋現實生活中的身分,無須顧慮來自外界和外表的環境壓力。

但回望當今年輕族群,被稱作 iGen (I generation),是比過往任何世代都還要孤獨的一個世代,創建另一個全然虛擬的世界,未必就能解決前述沉痾已久的問題。

科技公司在創造全新的體驗之前,也應重視其與現實的鏈結,包含揭露真相、保護兒少權益、重視隱私問題......等等,像是警語機制去降低特定訊息的影響力,甚至可以進一步思考能否創建新機制,分離不同的訊息區塊,讓混雜的訊息類型先有初步的過濾,避免創造資訊焦慮。

重視原先數位世界造成的痛點,才能在接收資訊典範慢慢轉移之時,終止青少年一邊循環般地拖著惡化的數位環境,一邊跛腳進入新世界。
分享 share

最新文章
instagramFOMOmeta自我認同從眾青少年元宇宙社群媒體

作者

黎育如

觀點投書

一個喜歡說故事也還在找自己的人,穿著政治外交與新聞專業的武裝,善感與良善的活著,始終深信溫柔且堅定的凝視,方能看見社會的真實。

→ 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