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媒體中的性別角色:「社會養成」的性別


「一名男子與兒子開車外出,不幸遭遇車禍,男子當場死亡。兒子被送到醫院,急診醫師說『我沒辦法動手術,他是我兒子』,這是怎麼回事?」。

我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又或者該稱作腦筋急轉彎)時,其實完全無法理解,男子不是已經死於車禍了嗎?那他真的父親是誰?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或許也會與我當時一樣難以理解。這個問題利用了大部分人既存的性別刻板印象,認為急診醫師應該是男性,而忽略了女性急診醫師的可能性,產生出一時無法跨越的認知障礙。

性別腳本與性別角色(sex role)

如果說整個社會在演著一齣戲,每個人都會有著自己的角色,而每個角色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腳本。你可能同時是父親也是兒子,既是媽媽也是妻子,每一個既定的性別角色,都有預設的腳本影響我們的行為。父親就應該威嚴肅穆;母親就應該和藹親切;外商公司主管就該積極進取;農民就該樸實敦厚。每一種社會角色都有一個既定的想像,而關乎性別的角色更是如此,護士就應該要是溫柔細心的女孩子;礦工就該是孔武有力的男性;計程車司機就該是海派豪邁的男生,這些對於角色的既定刻板印象,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

從小到大接觸到的這些資訊,會逐漸在腦中形成一個關於性別角色的想像,這個想像中有很多的性別腳本告訴我們該如何行事,像是: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一肩扛下家計的男主人、溫柔體貼的男友……。這些性別腳本變成為了我們行事的圭臬,當我們面對實際發生的事件時,我們藉著這些腳本無意識地執行,藉以符合我們的社會性別角色。約會後該不該付錢?穿粉紅色的衣服?心情不好是該大哭還是發脾氣?

社會養成:媒體所呈現的性別腳本

媒體上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性別腳本,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影響你的性別角色建構,最終你將根據性別腳本的規範成為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性別角色。兒童時期的繪本,告訴你該穿裙子還是褲裝;國小時的課本,告訴你男女有別不能任意接觸;國高中時看的海賊王,告訴你不管是如何厲害的公主都需要王子拯救(你可以仔細回想一下裡面的每一個公主);大學時追的戲劇,讓你知道什麼是渣男什麼是壞女人……。

媒體中所呈現出的性別角色及行為,能夠幫助閱聽人快速的理解情節,發現角色定位,但同時也固化了我們對性別角色的想像,換言之,強化了我們的性別刻板印象。更甚者,這種對於特定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也已經直接與美感、商品產生連結,小三怎麼化妝?綠茶婊的口紅是什麼顏色?渣男的襯衫會長什麼樣子?

問題發想與討論:

  1. 請試著回想,你一整天的日常行程,有多少行為是因為「我是女/男生,所以我應該」決定的?
  2. 你與異性相處時,有哪些經驗是因為「他是女/男生,所以我應該」?
  3. 你在收看電視、報章雜誌、新聞報導或網路影音時,是否有發現哪些媒體內容出現「因為是女/男生,所以應該」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延伸閱讀:

分享 share

精選文章
媒體再現性別角色社會化給中學生的媒體素養教材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性別

作者

唐允中

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倫理學、殭屍電影、媒介素養與網路小白。生而為電視兒童,成長於 MMORPG,浸淫在網路社群與(桌上)遊戲,應該屬於數位移民的最後一代,會不時看著螢幕發出科科笑。

→ 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