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歐洲難民、英國脫歐與美國大選,促使臉書管制假新聞的三個事件
【臉書管制行動事件簿】
想到臉書假新聞,你會想到什麼?Covid-19?川普?台灣選舉?實際上,真正促使臉書開始針對假新聞採取管制行動的,主要是三件你可能沒有跟臉書聯想在一起的大事:歐洲難民、英國脫歐與美國大選。
臉書怎麼做?早在難民潮發生前,臉書就有「受保護的規則」。若在言論中出現受保護的團體(例如:黑人女性)加上攻擊性言論,貼文就會被刪除。但有一項特例,那就是難民(移民)。
針對難民,臉書採用的是「半保護原則」,容許某種程度上對難民的攻擊言論存在。,臉書為了保護這群歐洲民眾能夠在社群平台上,公開反對難民的移入,所以增設了「半保護原則」。舉例來說,指責難民「好色」、「懶惰」是可以的;但不能指責難民是「殺人犯」或是「恐怖份子」。
臉書怎麼做?2016年同年還有美國大選,這兩個事件,讓大眾開始注意到假消息的影響,引發許多人討論臉書應該主動刪除假消息。但是,臉書直到2018年,祖克柏才出面承認假消息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後來臉書提出的補救方式,是增聘兩萬名查證員工,與使用AI(人工智慧)來審查大量貼文,阻止假消息流傳。
想到臉書假新聞,你會想到什麼?Covid-19?川普?台灣選舉?實際上,真正促使臉書開始針對假新聞採取管制行動的,主要是三件你可能沒有跟臉書聯想在一起的大事:歐洲難民、英國脫歐與美國大選。
事件一:歐洲難民潮(2010~2019)
十年前阿拉伯之春發生,暴增的難民湧入歐洲。對政治、社會造成衝擊外,以稅收進行人道支援的舉動也引起了爭論。當時有歐洲民眾無法接受救援行動,認為不應該接納難民。臉書怎麼做?早在難民潮發生前,臉書就有「受保護的規則」。若在言論中出現受保護的團體(例如:黑人女性)加上攻擊性言論,貼文就會被刪除。但有一項特例,那就是難民(移民)。
針對難民,臉書採用的是「半保護原則」,容許某種程度上對難民的攻擊言論存在。,臉書為了保護這群歐洲民眾能夠在社群平台上,公開反對難民的移入,所以增設了「半保護原則」。舉例來說,指責難民「好色」、「懶惰」是可以的;但不能指責難民是「殺人犯」或是「恐怖份子」。
事件二:英國脫歐(2016)
脫歐之前,其實有一場戰爭在社群平台上發生。當時身為脫歐派負責人的多明尼克.康明斯(Dominic Cummings),運用社群平台投放假消息、渲染式內容廣告,成功引爆民眾怒火與恐懼,用以操縱政治意見。他向特定民眾投放假消息的廣告,例如《衛報》調查,在威爾斯的一座小鎮中,小鎮中非但沒有任何一位移民,他們還曾接受過歐盟的4.6億英鎊整治道路,但因為居民看到有關移民的假消息,導致小鎮有六成居民投下脫歐選票;有的操作手法是將兩個不相關的議題結合,讓民眾對議題有錯誤聯想,如「交歐盟會費不如交給我們的醫院」,誘使中間選民對歐盟產生不滿。臉書怎麼做?2016年同年還有美國大選,這兩個事件,讓大眾開始注意到假消息的影響,引發許多人討論臉書應該主動刪除假消息。但是,臉書直到2018年,祖克柏才出面承認假消息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後來臉書提出的補救方式,是增聘兩萬名查證員工,與使用AI(人工智慧)來審查大量貼文,阻止假消息流傳。
事件三:美國大選(2020)
有著前幾次摔跤的經驗,這一次的美國大選,臉書不再是被動等待事件發生,才試圖補救。而是跳出來主動反擊假消息與假帳號。提出的措施有:- 大選開始前一週,拒絕政治廣告刊登
- 與事實查核機構或媒體合作,為民眾帶來正確消息
- 刪除涉及製造假消息的帳號等
【參考資料】
分享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