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

2020總統大選期間的客家數位能見度及其再現


自從還我母語運動、客家電視台成立,以及鄉土語文教學以來,客家人的能見度在台灣社會已大大提升。客家台知名度與客家人能見度的提升,顯示出客家族群在台灣社會已經不再是隱形、難以接觸的族群。也正因如此,台灣政治(選舉)活動中,多年來亦常見各層級候選人提出「客家政見」。從總統、六都市長到縣市長,各層級都曾有候選人提出客家政見。然而,雖然各種層級候選人爭相推出客家政見,但是在各種選舉進行情間,候選人熱情與客家族群互動,是不是真的帶動整個社會討論客家議題呢?另外,當客家聲量大的時候,一般人到底在討論哪些議題呢?這些議題是否有助於少數族群發展族群自信,達到社會融合與互信呢?這兩個問題,可以從客家議題在選舉期間的聲量,以及客家再現兩個角度來說明。

為了回答上述兩個問題,我們蒐集2020年總統大選(2020年1月11日)前、後 4 個月,在社群媒體臉書上討論客家議題的資料,探究選舉前後客家人能見度,並且分析媒體上的客家人是如何被再現的。利用 Facebook 官方粉絲團資料蒐集器 Crowd Tangle 蒐集發布於臉書粉絲專頁、個人帳號公開貼文(開地球)且符合本研究設定之關鍵詞之貼文計 8,701 筆。我們首先將這些貼文依照發生時間每週計算,瞭解客家聲量高低起伏的趨勢,並試著從實際的社會事件中瞭解在什麼情況下客家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接著,我們進一步將這些資料進行斷詞處理,試圖瞭解臉書公開貼文中出現「客家」時,會使用哪些詞彙,從中進一步瞭解人們關注客家事項的方式與框架。

研究結果發現,在社群媒體臉書上有關客家的貼文,主要受到候選人言行、具體新聞事件(如:衛福部防疫記者會)、週期性事件(如:世界母語日),以及官方活動(如:桐花祭、浪漫台三線)等事件的影響。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衛福部長陳時中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上臨時點名客家電視台記者蘇韋宣上台協助將宣傳品翻譯為客語發音的事件,引起客家社團極大的關注。除了稱讚記者本人的客語順暢外,也有人認為指揮中心終於注意到客家長者的資訊需求。

第二階段的再現分析中,可以看到臉書上關於客家事務的資訊,大致集中在「客語╱母語╱語言」、「美食╱藝術」以及「客庄╱台三線」等幾個詞彙上。從這些高頻詞可以得知,客家被再現的方式,仍不脫藝文與客庄。這幾乎可以說是一種刻板印象了。

另外,我們也意外發現,在社群媒體上常態性的有以客家人為隱喻的論述(如:「分享學餐的客家吃法」),經常強化小氣、節省等族群刻板印象。由此看來,台灣社會一方面享受各少數族群生活習慣帶來的文化多樣性(如:飲食、服飾),另一方面卻又持續強化錯誤的刻板印象。

原文作者
劉慧雯(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分享 share

研究報告